“商朝自己的地盘在中原一带,不向外扩张,而四方守边的,则是那些被他们封为诸侯的异族外人,比如周部落这样的,反正由他们来提供人牲祭品,如果一个诸侯部落打不过别的敌对蛮夷,就让周围的诸侯方国一起帮忙,如此一来,在没有出现大的外夷联盟,象上次鬼方入侵那样,由一个强大的蛮夷首领整合数十,甚至上百的蛮夷部落一起进攻商朝的属国,那一般边境是安宁的。”
“四夷平复其实看起来好,但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事,国无外患,就有内忧,商朝上层开始争权夺利,再次地为了王位互相争夺,而即位的诸王也是欲求无度,越来越贪婪残暴,整个商朝从大王到贵族再到平民,争相为了祭祀,而对人牲的需求越来越高,有了鬼方部落的那些归顺过来的守护神们所传授的驱鬼镇魂之法后,商朝就不再迁都,一直在朝歌这个地方,用人牲的数量和规模,也远远地高过前代祖先们,从伊尹开始,一直到傅说,几代贤相想要尽量避免的大规模人殉的劝谏,在那些上天祖先与鬼方系的神明的否定之下,被后续的商王否定了,他们把霍州峡谷之战的胜利,看成祖先保佑,更有大规模地人祭人殉,以取悦祖先的理由了。”
黑袍叹了口气:“商朝从开国到武丁,其实一直是想在大规模人祭和周礼儒家的仁义之间找个平衡,杀人太多,毕竟有干天和,同类相残,有违天道,这个道理,聪明人不会不明白,伊尹和傅说都是出身其他部族,很可能是正道修仙门派中人,入商为相,可能也有劝商王不要太过暴虐,涂炭生灵的意思,只可惜,武丁之后,再无商王相信此道,因为在他们看来,连强大的鬼方都打败了,这正是祖先神明之力,更是要好好地人祭以回报祖先,又怎么能缩小规模呢?”
斗蓬勾了勾嘴角,说道:“供奉祖先,人祭人殉是没有问题的,问题在于供奉得太多了,老祖刚才说得好啊,其实有太多的神明,祖先是派不了什么用场的,霍州峡谷之战,绝大多数的神明只能来个万鬼齐嚎,吓吓人而已,一点实际作用也帮不上,反而是王亥这样的祖先,是真的给力帮忙,更不用说成汤了,所以,只要祭祀那几个法力强大,又能真的帮到子孙的神明即可,不然,祖先越来越多,确实吃不消啊,我今天算是明白了,为啥大商的人祭人殉规模会这么大。”
老祖叹了口气:“是的,我也是飞升成神之后,眼界进一步开阔,才明白了这个道理,天地万物,自有灵气,人生一世,不过数十载,而修仙成神,所谓的不死不灭,也只不过是相对于凡人而言,如果没有人间供应的灵力和精气,早晚也是要消散的,可是这样一来,如果祖先与神明越来越多,却不减少,那只会给人间的子孙们带来越来越多的负担,杀人献祭之事,说白了,是抢别的部落的人口,把本来这些人供应给自己部落守护神的资源,直接献祭给大商的祖先,这样一来,杀的外部落越多,也是把这些部落自己的守护神给消灭掉了,是抢了其他的神明的位置,这怎么能不让各部落的诸神被迫联合起来,与大商决战呢?”
黑袍恍然大悟道:“原来,这才是封神之战的原因啊,归根到底,是那些不想因为自己的族人被灭,自己消散的正道诸神们,联合起来,以周部落为核心,甚至还和东夷部落有些联动,趁着商军出外征伐作战的机会,一举攻克了朝歌啊,可是我就有一件事不明白,当时的商纣王就这么有信心,大军外出,周部落虎视耽耽地就在自己身边,也不怕他们偷袭?”
老祖勾了勾嘴角,说道:“纣王的托大,是有原因的,不过这点后面再说,现在,周部落还只是在武丁之后百余年,才搬到周原,慢慢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西部小部落,不过,他们靠了农耕的本事,靠了打仗可以呼叫西部的诸多商朝诸侯来帮忙的便利,慢慢地从弱小变得强大,在几百年内源源不断地给商王提供人牲和祭品的同时,也在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地盘,到了周候季历的时候,赢部落仍然只是一个万余人左右的大部落,但周部落已经升到了候爵,可称周国了,有战车二百,战士两万,全国人口十余万,可以说称霸西陲。”
“其称霸西陲的直接证明,就是在季历时期,周军曾经大规模地联合了西部的十余个方国,讨伐了鬼方部落和羌人部落的联军,光是俘虏的鬼方部落的酋长就有二十人,连带着族人俘虏,超过三千,这些还是发给商王作为献俘的数量,他们自己留下的战俘奴隶只会更多。”
斗蓬笑道:“看来周国之前千年挨的打没白挨,在学到了鬼方的先进战术,自己又有了人口和外援之后,现在一样样地全还回来了,当年那些欺负过,屠杀过周国的羌人部落,只怕没什么好下场,应该全是给打着不臣服于商朝,需要剿灭或者是捕俘献商的旗号给消灭了,不然周国又怎么可能占了这么大地盘呢?”